足球报:国内城市联赛凸显职业化雏形,取代现有职业联赛非不可能

4月25日讯 据《足球报》报道,国内城市联赛已经凸显职业化雏形,这对于现有的国内三级职业联赛而言也会形成不小的挑战。
1月7日,体育总局发布《体育总局关于做好“体总杯”三大球城市联赛预报名工作的通知》,正式宣布城市联赛启动。4月21日,总局再次发布了《体育总局关于2022年“体总杯”三大球中国城市联赛安排有关事宜的通知》。消息显示,截至3月11日,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182个地级市(含自治州、盟、直辖市及所属区)踊跃报名,有461支球队确认参赛。
城市联赛吸引了如此众多的球队参赛,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好事,毕竟,中国足球单单依靠中超、中甲和中乙三级职业联赛支撑确实略显单薄。不过,城市联赛所呈现出的职业化倾向以及在资源方面的争夺,很可能带给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更沉重的打击。
第一是俱乐部化。按照有俱乐部的城市才有资格举办城市联赛的原则要求,制定俱乐部准入标准,没有俱乐部的城市应逐步做好俱乐部组建工作。这是非常清晰的俱乐部化。俱乐部化,且有准入标准,毫无疑问,这已经构成了职业化的基础。
第二是俱乐部/球队允许赞助商冠名。职业联赛陷入困境,中性名一刀切恰恰是原因之一,而现在,城市联赛却允许赞助商冠名。对于职业联赛而言,这很可能是颠覆性的打击。
第三是允许使用外援。城市联赛允许使用外援,限定三人。不过,城市联赛规定:在相关协会注册的现役职业球员除外。但这恰恰也是城市联赛职业化的一个雏形——有了俱乐部,有了赞助商,引进更优秀的外援自然也就非常简单,而更多的本土球员也会以此为生。
第四是升降级制度。城市联赛将设立升降级,这也为向职业联赛过渡奠定了基础。
对此,《足球报》分析认为,现在城市联赛逐渐演变为利用体育系统资源打造的联赛,有俱乐部、赞助商,允许冠名,允许球员流动(目前名额较少),允许外援,和职业联赛已经没有本质区别,或者说,这是一个不同于足协和职业联盟体系的,以体育系统体系打造的联赛,目前是业余性质,但已具备职业雏形。目前,城市联赛成为职业联赛,在法理上还存在一个难关,那就是中国本身就有中超、中甲、中乙三级职业联赛,得到了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认可,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有着天然的职业联赛法理性。但实际上,如果中国职业联赛持续下滑,城市联赛在各地体育系统支持下蓬勃发展,取代职业联赛并非不可能。
-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
- 刘凯源已抵达西班牙,准备前往比利亚雷亚尔报到 2025-08-03 19:12
- 黄健翔:一些新人小时候靠身体不抓脚法,进入一线队会反噬自己 2025-08-03 19:12
- 去年面对泰山3连败&今年3连胜!徐正源:我们全队所有人都想复仇 2025-08-03 19:12
- 8月首个主场比赛明日开打,新晋助威大使空降三镇现场 2025-08-02 19:05
- 于根伟:京津德比从来不缺少激情23名主力球员还有一定的伤病 2025-08-02 19:04
- 官方:斯蒂马奇执教兹林尼斯基,伊万曾向中国足协举荐他执教国足 2025-08-02 19:02
- 记者:阿马杜可能出任申花首发中卫,与蒋圣龙搭档 2025-08-02 03:31
- 记者:朱辰杰依然单独训练,能否上场将根据训练后情况而定 2025-08-02 03:31
- 斯卢茨基:云南玉昆的主场战绩非常出色,朱辰杰是否出战还需沟通 2025-08-02 03:27
- 斯卢茨基:客战云南玉昆会扬长避短,高原主场是玉昆的优势 2025-08-02 03:27